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綏化市委關于發展“五型經濟”、建設“五個一流”、深化“八項重點改革”、推進“十項升級創新”的戰略部署,依托自身區位、產業及資源優勢,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綠色食品產業園區,經濟社會逆勢快速發展,民生水平得到改善提升,各項工作提檔晉級,經濟和社會發展正在深刻變革。
2013年,我市在國內外市場低迷、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公共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1.4%、28.2%和11.2%,多項綜合指標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比中位列百強縣第81位。
我市強力推進產業項目和園區建設,贏得全國全省產業布局先機,實現了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的預期,經濟和社會發展變化巨大。
經濟總量大幅提升。2011年以來,我市共建設產業項目267個,其中投產項目135個,占項目總數的50.6%。2013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工業產值、公共財政收入,分別較2010年增長0.7倍、1.43倍、1.5倍和0.87倍。
生產要素加速流入。隨著資本的聚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前沿的資訊信息、高端管理和技術人才、金融服務機構進駐肇東,并迅速實現資源整合優化配置,形成了全新要素平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項目建設的質量和速度。
產業園區超前布局。我市三年間規劃打造了綠色食品產業園區、綜合產業園區、旅游產業園區等十大產業園區,從區位布局、功能定位、產業特色上賦予每個園區獨特優勢。這些各具功能特色的產業園區必將在新一輪的經濟布局和產業分工中占領先機,發揮巨大作用。
另外,產業鏈條兩極延伸。以食品工業為主導的項目建設,打造形成從原料生產、加工增值、配套服務、物流銷售各環節相互支持、全鏈式發展的產業格局,牽動了第一產業生產和第三產業配套服務,促進了產業鏈條緊密銜接,實現了三產聯動、整體發展的局面。食品機械、食品包裝、食品倉儲、冷鏈物流等配套產業也都實現了快速發展。
我市產業項目建設的創新實踐,探索并取得了農業地區以新型工業化拉動現代化大農業,帶動城鎮化和現代服務業整體發展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