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掘、擴規模、搭平臺、建功業、真激勵、強鄉村,肇東市近年來按照這一要求,實施“能人強鄉興村”戰略,引導各類能人黨員進入村黨組織班子,大力培養打造開拓創新型、產業帶動型、引帶致富型、經營管理型、文化引領型“五型”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全面推進農村各項事業發展。
實施“能人強鄉興村”戰略,立足農村主導產業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積極推行在域內外能人中“選”、在創業致富青年中“育”、在實踐鍛煉中“培”、在產業協會帶頭人中“推”的方式,著力把“開拓創新型”黨員選任到村黨組織書記崗位上。尚家鎮福山村的北國之春畜禽養殖場場長李成國,積極投身產業項目建設,投資建設千萬元農機合作社和玉米種植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1.2萬畝,并在俄羅斯注冊農業種植公司,現已在俄羅斯租種30萬畝地,帶動對俄農業勞務輸出300多人。2013年,李成國當選為福山村黨總支書記,并在2014年換屆選舉時滿票當選。
抓住“支部+合作社”黨建載體,把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作為培養黨員致富能手的重要孵化基地,注重把合作經濟組織中的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骨干和致富能手,同時把生產經營骨干和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直至村黨組織書記。里木店鎮永豐村黨總支書記張旭旺帶頭注冊黑龍江裕村香米業有限公司,成立裕村香谷物種植合作社,帶領305戶農民規模種植谷子、雜糧等作物4860畝,已同全村80%的農戶簽訂土地托管合同,完成土地流轉面積7190畝,拉動村民人均增收2500元。
在農村黨員干部中集中開展以“群眾最想什么、最盼什么、最希望黨員干部做什么”為主題的大討論,學習吳仁寶、付華廷、李鳳山等一大批帶頭致富優秀黨員干部典型,對照先進找差距,牢固樹立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同時采取組織推薦、黨員推薦、群眾推薦、個人自薦,選任一批“引帶致富型”村黨組織書記。昌五酒業協會黨支部書記、會長趙洪禮被選任為昌盛村黨總支書記后,以酒業協會為依托,組建了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推行“支部+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村民種植白酒加工原材料高粱,既推動了白酒產業發展,又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啟用了一批政治素質好、懂經營會管理的能人黨員進入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切實做好村級“三資”的清理、登記和監管代理工作,采取租賃、承包、合作、轉讓等多種形式進行經營,壯大村集體經濟。昌五鎮二街村黨總支書記劉福慶,建立健全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機制,使村集體資產20年間增值幾十倍。2014年,二街村集體收入88萬元,村集體資產總值達2500多萬元。
“能人型”村黨組織書記從實施舊村泥草房改造、道路硬化、環境改善等工程入手,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黎明鎮民主村黨總支書記肖茂臣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投資2.6億元,打造了自然(民俗)博物館、拓展訓練營、仿古一條街等景觀,推動了新農村建設進程,帶動了村民就業創業,打造了以文化旅游產業為核心的村域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