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肇東市通過推進城鄉建設區域統籌、城鄉互動等舉措,做靚市區、做優城鎮、做美鄉村,使城鄉面貌實現新改觀,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先后投資1.86億元建設農村水泥路611.3公里,新建改造黑白路面61條67.68公里,安裝LED智能路燈2952盞,新增集中供熱面積420萬平方米,完成泥草房改造35736戶。
肇東市堅持精細化建設、高效能管理,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努力實現城鄉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環境改善。全力做好“一城兩鎮”、鐵東老城區、北部新區、高速兩側產業園區和地下管廊等相關規劃,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著眼美麗鄉村建設,進行特色鄉鎮規劃,有力提升城鎮化建設水平。在城區重點強化城市建設管理,瞄準城區“東進西擴北拓”,啟動建設“鐵東區”,拆扒棚戶區46.7萬平方米。深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加快城鄉規劃建設、執法管理、運行監測等領域智能化改造,構建“一張圖”管理體系。探索推進“大執法”格局,統籌整合城市管理執法隊伍,推進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職能下沉,廣泛發動市民參與城市管理。全面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圍繞物業小區的環境管理、設施配套、各項服務和文化建設,建設文明物業小區,建立和諧鄰里關系;在鄉村重點打造美麗宜居鄉村,按照差異化發展思路,通過加強特色鄉鎮規劃、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居住環境、提升文明程度,著力把昌五、宋站、五站、四站等鄉鎮打造為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特色小鎮,把五站東安、宋站曉光、昌五昌盛等打造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每個鄉鎮至少打造1個美麗鄉村,從而形成“以點帶面、全面升級”的發展格局。 在統籌城鄉建設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的前提下,肇東市著力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培育和壯大秸稈綜合利用產業,促進秸稈資源化、商品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60%;實行城區用煤管制,嚴禁使用褐煤,全部淘汰10噸以下小鍋爐,督促重點企業實施鍋爐提標改造;加強工業煙塵粉塵、有機廢氣以及施工揚塵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河長制”,認真落實“水十條”,嚴格保護飲用水水源地,科學劃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加快安全防護和水源涵養等工程建設。加強生態林網建設,完成造林面積5000畝,重點圍繞沿江濕地觀光線路和肇四路、肇宋路、五源路等改擴建道路,打造綠色風光帶;加強城區綠化,完成站前廣場、人民廣場和5個出城口綠化景點建設。東北網綏化4月18訊(霍永祥 孫曉宇 記者 王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