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日報3月1日訊(霍永祥)連日來,肇東市澇洲鎮稻香水稻種植合作社人頭攢動,入社社員正忙著將搶前抓早購買回來的種子、有機肥、塑料薄膜等春耕生產物資入庫,為今年春耕生產“播種面積不減少,播種趕在最佳期,標準質量不降低”,按下了早謀劃、早準備,促增收的“快捷鍵”。
“去年,合作社工廠化育秧大棚,實現了浸種催芽、播種覆土、澆水施肥等全部自動化,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畝節本增效120元。圍繞病蟲害綜合防控、倒逼‘可追溯’轉型升級,用優良品質‘鑰匙’打開了市場提質增效的‘星光大道’!钡鞠闼痉N植合作社理事長王瑞昌介紹,素有魚米之鄉的澇洲鎮三星村,土地形成于松花江南移,經雨水沖刷所形成的草炭土、黑砂土,土壤及其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質,常年有效積溫達2800~2900度,既保證了大米營養好、口感佳,成為消費者歡迎的“搶手貨”。
“這綠油油的稻田里一個個白色圓筒是什么?”“這是誘捕器,你可別瞧不起這些小罐子,這是專門為稻田害蟲布下的‘天羅地網’,這下面就有很多死掉的小害蟲。”王瑞昌指著照片介紹,水稻田里的誘捕器是通過在空氣中散發水稻二化螟及三化螟雌蛾氣味來誘捕昆蟲,這種防治方法既不傷害益蟲,也能提高農產品質量,為我們打造有機水稻提供了保障。近年來,該合作社選用優質品種進行配方種植,采用魚塘內肥水與江水灌溉,施用自產農家肥與生物肥配方施肥,從根本上排除了化肥和農藥的殘留。實現了生態化優質化的管理,生產出色澤好、米粒飽滿的優質水稻,經傳統工藝加工成大米。
水稻種好了,咋能賣得好?“我們產出的大米口感香糯,彈性適中,暄嫩適口,米味純香。經過碾磨式加工,無需拋光,保留了大米最有營養成分和原始米味”。王瑞昌手里攥一把整齊均勻、潔白鮮亮的米粒自信地推介著,我們從插秧前的底肥到后期的田間管理,都采用綠色防控技術進行綠色種植,這不僅大大提升了水稻品質,也讓我們從“小打小鬧”走向了“做精品”。據了解,合作社生產的“小茁坊”生態米全程按照生態綠色有機的種植辦法,選用五優稻4號、龍稻十八、龍洋十六、創新917等優質稻種進行種植,用人工、鴨子結合除草,用福田佳利防止潛葉蠅,中期田間放置誘捕器捕蛾,防止水稻二化螟,確保田間管理全程科學化、生態化。
隨著合作社生產的有機大米銷售到北京、上海、廣東等城市,成為星級酒店、大賓館餐桌上“新寵”。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王瑞昌果斷采取補“短板”固“軟肋”等措施,搶抓大型會展、“互聯網+”等平臺“走出去”,不斷拓展市場銷售網絡,擴大區域定向型銷售渠道,使飄著松花江水清香的“小茁坊”大米,在哈洽會展臺上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前來現場品嘗,對細膩的口感、清香的味道贊不絕口。
如今,肇東市澇洲鎮稻香水稻種植合作社通過提質增效“深挖內功”,為“小茁坊”生態米的品牌建設持續“加碼”,在引進改良品種、變革栽培方式、嚴格標準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年產綠色水稻80萬斤,促進農民增收合作社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