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全市開展“德潤肇東”主題教育
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提升公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進一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肇東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決定在全市開展“德潤肇東”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深化文明創建為目標,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為重點,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新時代精神,引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全面提升市民道德素質、心靈品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推進“都城地”建設,促進“四區”“四化”目標向更高層次邁進,為全市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道德力量。
二、活動安排
結合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創建活動,重點組織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六進”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學傳統、知禮儀、講美德、促和諧的良好氛圍。
(一)、以“踐行、示范、文明”為主題,在機關中深入開展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深化文明機關創建。廣泛開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四個一”活動:即品學誦讀一部教育讀本、認真聆聽一堂精品課程、深入開展一輪道德討論、精心撰寫一篇心得文章。各基層黨委要把優秀傳統文化學教納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計劃,納入“支部講壇”、“道德講堂”的重要學習內容,納入干部教育培訓教學模塊。努力樹立忠誠、堅定、正派的政治品德,為民、務實、清廉的職業道德,文明、誠信、仁愛的社會公德,感恩、重孝、和善的家庭美德。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圍繞節日主題,突出傳統文化的內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機關干部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使廣大機關干部自覺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者、踐行者、示范者,在全市黨政機關形成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我先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做先鋒”、踐行傳統美德“看行動”的良好氛圍。(牽頭部門: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責任單位:城鄉各黨委、各級文明單位)
(二)、以“修身、立德、鑄魂”為主題,在學校中深入開展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深化文明校園創建。一是加強師德建設。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為目標,以“教書育人、廉潔從教”為重點,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以“做人民滿意教師、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總要求,通過專題研培、開展競賽活動、選樹先進典型等有效形式,提高廣大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增強廣大教師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擔負起塑造靈魂、塑造人格的神圣使命,履行好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職責,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二是引導學生誦讀經典篇章。把經典誦讀教育納入校本課程范疇,選取對學生一生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經典篇章做為校本教材,學校根據實際,每天安排固定時間誦讀規定篇目。要將誦讀活動與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藝術教育、道德教育等相結合,通過舉辦講座、經典詩文賞析、朗誦會、評選“誦讀小能手”等活動,多層次、多形式開展經典誦讀主題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游戲、表演、競賽等過程中,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三是強化校園文化建設。以優化校園文化環境為基礎,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加強校園網站、電視臺、廣播、宣傳欄等主陣地建設,拓展校園育人環境的渠道和空間,全面長遠規劃和建設和諧豐富的校園文化,凸顯環境教育人、警示人的功能。(牽頭部門: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團市委、市關工委、各中小學校)
(三)、以“仁愛、誠信、共贏”為主題,在企業中深入開展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深化文明企業創建。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與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大力培育企業精神內涵,樹立企業正面形象,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促進企業建設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大力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大力倡導樹立學習型企業理念,根據企業內部不同崗位、不同年齡實際需求,采取專題講座、觀看視頻、座談交流等形式,大力開展輻射面廣、針對性強的教育培訓活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培與外練相結合,確保職工學習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二是大力建好職工之家。堅持以人為本和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工作思路,從職工群眾的需要出發,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當好職工的“貼心人”。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基礎創評活動,積極組織體現個人價值和才藝的各類競賽,不斷延伸服務內容,鞏固建家成果。把職工之家真正建成職工充分享有的維權之家、學習之家、溫暖之家、民主之家、文明之家,讓每個職工都對企業有親近感、依賴感、歸屬感。三是打造獨特的企業文化。圍繞目標意識、精品意識、合作意識、環境意識、宣傳意識確定企業使命、愿景和發展戰略,挖掘豐富的企業內涵,鍛造獨特的企業精神,培育崇高的企業文化,展示獨特的企業形象。(牽頭部門:市委宣傳部、文明辦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總工會、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
(四)、以“優良、傳承、發展”為主題,在村鎮中深入開展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深化文明村鎮創建。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一是加強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按照有標準、有網絡、有內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堅持建管結合,開展村屯環境綠化、美化行動,加強文化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提升農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傳承和轉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要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轉化,注重與現代理念的結合,堅持德治與法治的有機結合,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抵制封建迷信。開展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開展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醫生、村官、家庭等活動,建立健全“一約四會”制度(村規民約和民主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強化廣大農民群眾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三是挖掘和培育鄉賢。加強鄉賢隊伍建設,發現和培養有責任、有擔當、有威望的群眾成為新鄉賢,搭建鄉賢參與鄉村公共事務的平臺,實現鄉賢人才資源與村鎮管理的有效對接。發揮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老軍人等群體作用,利用優秀黨員、致富能人等典型的影響力,配合志愿者對廣大村民進行道德、法制、科技等教育,廣泛調動鄉賢的積極性,不斷增加鄉村治理的正能量因子,為實現鄉村德治固本培元。(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市民政局、市文廣新局、市科技局、市法院、市婦聯、市農委、市衛計局)
(五)、以“志愿、互助、和諧”為主題,在社區中深入開展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深化文明社區創建。立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管理格局,以各辦事處、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納入文明社區創建總體規劃,重點開展好“三個一”活動。一是培育一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宣傳團隊。在轄區內扶持培育一支由社區群眾自愿參與其中的文化休閑、健身娛樂、具有特色的學習宣傳團隊,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增強傳統文化對文明社區創建的影響。二是開辦一個傳統文化講堂。各社區要固定時間、固定場所,通過觀看視頻講座、請志愿者輔導、居民談心得體會等形式設置傳統文化公益講堂,形成讓廣大社區群眾在聽中學、在學中做的濃厚學習實踐氛圍。三是開展一個主題實踐活動。利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要中華傳統節日,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發揚其中蘊含的傳統美德,通過開展“鄰居節”等主題活動,“社區愛心互助”、“愛心奉獻”活動,組織廣大未成年人、社會志愿者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軍烈屬提供服務,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引導廣大市民知榮明恥、互助友愛、和諧相處、踐行文明,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讓人們在參與中親身體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各社區辦事處)
(六)、以“孝親、勤儉、和睦”為主題,在家庭中深入開展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深化文明家庭創建。通過開展三個活動把弘揚優秀文化與傳統美德融入家庭日常生活當中,一是開展“甜城最美家庭”創建活動。以倡導以德立家、以德治家的文明家風為出發點與落腳點,推出一批最美家庭,進而傳播家庭文明正能量,引導人們樹立良好家風。二是開展“最美婆婆”評選活動,以此弘揚“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健康生活”的家庭美德。三是開展“十大孝星”評選活動,營造重孝、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使每個家庭都能真正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踐行者、傳播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牽頭部門: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 責任部門:市婦聯、各社區辦事處、城鄉各黨委)
三、工作要求
各黨委、各部門要將“德潤肇東”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力抓手,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位置,納入日程,強化措施,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強化領導,精心組織。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爭做有道德肇東人作為提高市民素質的一項重要任務,貫穿于文明機關、文明校園、文明企業、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建設全過程,落實到各項創建活動中。要結合實際,制定本部門活動方案,明確專人負責,形成上下聯動,分工協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市里將組成傳統文化志愿宣講團隊深入各單位進行巡講,推動整體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
(二)、培育典型,示范帶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積極帶頭,率先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要引導黨員干部、廣大教師、市民群眾立足本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不斷發現和推出道德典范,立標桿、樹典型,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德。下半年,市里將在每個領域選樹5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進行集中宣傳和成果展示。
(三)、拓展陣地,豐富內涵。要努力拓展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宣傳空間,充分利用廣場、學校、公園、車站等各種公共場所,利用流動書刊、文化長廊、文明廚窗、墻體文化等載體,以傳統經典為主,采取生動靈活的表現方式,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讓廣大群眾處處生活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時時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
(四)、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要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媒體,開設專題節目,大力宣傳各部門好經驗、好典型,弘揚傳統文化,優化人文環境;要加強對社會普遍關注的道德熱點問題的引導,有力地批評背離社會主義道德的錯誤言行和丑惡現象;要加大網絡管理工作力度,凈化網絡空間,營造弘揚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的良好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