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中央、省和綏化市決策部署,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工作中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產業發展、危房改造、醫療救助、教育扶貧、轉移就業、政策兜底、社會救助等路徑實現脫貧全覆蓋,脫貧攻堅扎實推進,成效顯著。
宋站鎮合盛村是省級貧困村,2016年3月,市委組織部抽調交通運輸局、廣播電視臺、農村信用社三家單位結對幫扶宋站鎮合盛村,由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景春擔任宋站鎮合盛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駐村以來,工作隊第一件事就是會同包扶部門、幫扶企業進屯入戶,熟悉掌握合盛村及貧困戶的基本情況。
孫井發今年75歲、老伴72歲,老兩口因災致貧住在已經40年的泥草房里。工作隊來到他家詳細了解了他家的情況,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C、D級危房改造要求,協調相關部門為他家申請了補貼政策,同時孫井發自己出一部份錢,將他家的泥草房翻建成了兩間磚房,2018年老兩口已經住進了寬敞、明亮、溫暖的磚房里。
目前,全村已維修翻建C、D房159戶;A設施的快速完善,極大地改善了合盛村的面貌。
合盛村,村里沒有一條水泥路,10個自然屯內其中五個屯有破損磚路,其余全部為自然形成的土路。工作隊通過各方協調后,得到了各部門的大力支持,立即形成了幫扶修建屯內水泥路、紅磚路的共識。2016年已修建完成水泥路1.6公里,2017、18年共修建完成5.4公里紅磚路和5.3公里水泥路,三年共計修路12.3公里。
同時,扶貧工作隊還針對有勞動能力、有發展養殖意愿的貧困戶,幫助協調幫扶單位,發展養殖業。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太平鄉同合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盯住“精準”二字,認真研究促進貧困戶致富增收的好辦法、好路徑,找對“窮根”進行“靶向治療”,因戶施策、精準施策、一戶多策,因地制宜發展產業項目,促進貧困戶多渠道致富增收。
巨合服裝加工廠的創辦者名叫李晶,幾年前,丈夫因患白血病去世,治療留下了40多萬元的債務,當時年僅29歲的李晶帶著不滿三歲的孩子,沒有住房、沒有土地,生活十分困難。
駐村工作隊了解情況后,得知她有服裝加工的一技之長,便與太平鄉政府積極幫助協調扶貧貸款5萬元,幫助她辦理營業執照等事項,使李晶于2017年9月份建立了巨合服裝加工廠。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李晶在駐村工作隊和鄉村領導的多方幫扶下,由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貧困戶,變成了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李晶還不斷聯系吸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鼓勵他們加入進來,靠自己的雙手增收致富。
2018年,我市精準脫貧工作成效顯著。貧困人口退出 1017 戶 2367人,貧困村實現達標出列 20 個,貧困發生率降至 0.61%。推動了扶貧產業。重點規劃了林果、生物碳基肥、食用菌、棚室蔬菜、鮮食玉米五大“蓋被”產業,基本實現了戶有一項扶貧產業。夯實了民生基礎。已有 22 個貧困村道路達標、22 個貧困村建設了標準化衛生室、23 個貧困村建設了標準化文化活動廣場、22 個村實現光纖通達。強化了住房保障。改造各類危房 3600 戶。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 1.44 億元,新建飲水安全工程 295 處、水源井 297 眼,解決了 22 個鄉鎮150973 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我市將堅持焦點不散、靶心不變、頻道不換,咬定目標聚焦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