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场套路多,谁能避得开这一坑?
十几万买回家的本田,第二天就露出马脚。明明仪表盘上的里程数很美好,可细看全是假象。如今大街上九成新的二手车随处可见,外表都是闪闪发光,里面套路却比谁都多。二手车这点水,普通人哪分辨得清?我自己踩过坑,忍不住想说几句,没准能帮后来人少点冤枉钱。
租赁公司退役车,掩盖的都是高强度使用
前两年,我差点买过一辆“极品省油家用神车”,商家说跑得少、车况好。结果一查才知道,这车是租赁公司退役,三年跑了八万多公里。你想想,平均每天两百多公里,兼职跑滴滴都很难摸到这个数。发动机早就累瘫了,商家却只给换了新胎和轮毂,再刷一层亮油,翻脸就成“准新车”。关键是,新手如果只看表面,一准觉得捡到便宜,结果修车的钱能修出心理阴影。
4S店试驾车,险象环生的“小白老炮儿”
有些人觉得4S店出来的车最靠谱,其实还真不一定。你看看那些试驾车,每天被各种人折腾,被暴力试驾、急刹急加速,啥毛病都给你试出来了。认识一个车主,花十八万撸了一台帕萨特,自认为跑不出啥大事。俩月后发动机直接罢工,一查才发现,这车竟然还是多年前的泡水车。外观无懈可击,不过谁能想到里面全是伤痕。
事故车、泡水车,翻新遮丑全靠魔术手法
你以为自己眼睛够尖,结果遇到黑心车商,啥也看不出来。重事故车收了几万块,零件东拼西凑,焊缝重做,再给掉漆的地方喷喷漆。泡过水的地方,商家拿化学剂伪装,内部空气滤芯都臭了,表面看着光鲜,一踩油门就是坑。别说有些维修记录现在“必须透明”,商家想做手脚,分分钟搞定。
抵押车、非法车,捡漏变大祸
有个哥们贪便宜,买了台二手豪车,回家没几天,竟然在车里翻出仨GPS,还塞着一沓欠条。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抵押车”,一不小心,就可能卷进各种糟心事。等哪天债主或者金融公司找上门,哭都来不及。低价还真不是随便就能遇上,背后的水能淹死一批人。
怎么买二手车才靠谱?里外都得查个遍!
说到底,买二手车不能只看外观。商家把故事讲得天花乱坠,什么“女司机一手车”、“老板家老婆代步”,这些听起来全是套路。真想买车得开动脑筋,车险记录、维保历史、事故详情,一个都不能落下。合同必须标明:没有重大事故、绝无泡水,发动机和变速箱起码保半年。
记得带个懂行的朋友,不懂就自己请检测师傅现场试车。底盘有没有锈迹、刹车有没有呼吸感、方向盘打起来顺不顺,一试准见分晓。哪里胡乱遮掩,不许试驾?你大可转身离开。真车怕查,假车怕细问。
新技术能防骗?终究还得靠自己多留心
现在区块链等系统逐步普及,很多车能查到详细认证,不怕被骗数据。不过,终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家都有办法绕过。低价、高配、精品准新,哪有那么多好事?买车还是得心里有杆秤,真正便宜的那批二手还真不好碰。贪图省钱,往往捡到的全是费心劳神。
一步没走对,买车一身愁
不少新手头脑发热想赶紧上车,结果省了几万,换回来的是三五年不停地修修补补。不如咬咬牙直接奔新车去,最起码省下糟心事。十个标价低、里程少的二手车里,九个有暗病,这一点老司机都懂。车是一锤子买卖,后悔就得自己兜着。
买二手车,细节见真章
有资深车主说得没毛病:二手车不怕脏,就怕装得太新。车漆再亮,不如趴下瞅瞅底盘生没生锈。座椅、地毯全翻起来闻闻,有点异味没准就是泡水货。碰到死活不让你试驾的商家,赶紧掉头走人准没错真金白银砸下去,警惕一点才不后悔。
盲信外表,下场多半就是当了一回“冤大头”。谁的钱也不是风刮来的,十几万丢水里图啥?这个市场水再深,也有办法避开陷阱,只是需要多留个心眼。自己多做作业,总比花大钱买教训来得痛快。
赶上车市节奏变快,信息都能查到,不代表天下掉下馅饼。别被套路糊弄了,路还得自己走。买车这点事,心里别图省事,那份仔细劲,能省下大麻烦。回头想想,幸好提醒了你,省下一身糟心事,也算一点用处。
炒股配资,炒股票配资,双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